2025-06-14
中国停车场行业概况
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3.4亿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远超美国、日本等国家。
中国城市停车数量现状
由于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与需求不均衡、停车设施分布不均匀、停车需求预测不准确以及规划布局不合理等原因,虽然我国停车位十分紧张,但部分停车场仍然存在使用率低、经营状况较差等问题。此外规划设计的停车场形式单一,绝大多数为地面停车场,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效率高的机械式停车场使用较少。
停车行业发展趋势
智慧停车行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停车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车位实时查询、预约、导航、支付等功能。在车牌识别技术、车位检测技术、移动支付技术等方便已拥有众多成熟方案,后续预计各企业将持续在优化通信效率并提高车位使用率,因此各企业依然需要加强研发投入力度。
消费市场规模增加,而机械式停车位数量增长缓慢:在过去九年间,机械式停车位数量从2015年的336.05万个增长至2023年的947万个,同比增长282%,到 2024 年底,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至 985 万个。然而,与传统停车位相比,机械式停车位发展相对缓慢。究其原因,是由于机械式停车位投入成本较高,同时大幅增加使用者时间成本,造成用户使用体验下降。因此,大力发展智慧停车行业势在必行。应从停车位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停车位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停车位行业的发展潜力,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高新技术,用技术赋能传统停车行业,用数据预测停车位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停车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停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图谱
根据对中国智慧停车产业链的分析,全产业链参与者包括上游设备供应商、中游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下游智慧停车方案需求者。
资料来源:36氪研究院
相比于成熟市场,中国存在增长空间
全球停车场运营市场中,美国SPPlus、欧洲APCOA、法国Indigo等前三大企业,靠并购整合与生态协同,在欧美成熟市场合计市占率超18%,筑起规模与技术壁垒。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停车需求市场,行业高度分散,头部企业前三大合计市占率不足5%,受区域割据、轻资产模式拖累,智慧运营与跨区域整合能力远逊国际巨头,差距源于发展阶段差异,也暗藏中国行业整合的大潜力。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美股之家,Bloomberg
美国第二、三大停车场管理公司:LAZ、Propark Mobility
LAZ停车公司成立于1981年,由三位童年好友创立,从一家独立的代客泊车地点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停车公司之一。该公司在全国各地管理、租赁或拥有超过一百万个停车位。LAZ的核心理念是“LAZ方式”,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并将每一位员工视为LAZ大家庭的一员。公司对人和服务的关注是其经营方式的重要特征。通过附属实体也即LAZ停车地产投资者(LPRI),在过去5年中,LAZ已经带领行业在自身和其投资伙伴的名义下收购停车资产。这些收购涵盖了所有类别的停车资产,包括:停车场、露天停车场、机场停车设施和市政特许经营(计时器和停车设施),总额超过20亿美元。寻求流动性、用于重新开发和其他项目的停车资产所有者(个人、公司、贷款人和市政当局)依靠LPRI以公平的价格交易。
Propark Mobility成立于1984年,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拥有一个只有60个停车位的小型停车场起步,如今已经扩展到美国100多个城市的750多个位置。该公司专注于提供停车、移动和电气化服务,并以其创新的技术手段而闻名。Propark非常注重积极的员工实践和社会责任,为公司文化和社区支持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的服务范围广泛,包括为各种客户提供活动停车和移动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波士顿TD花园和谷歌西海岸校园等知名项目。
欧洲领先的停车场运营商—APCOA
APCOA是欧洲领先的停车场运营商,拥有超过50年的行业经验。该集团拥有5,000名员工,在13个欧洲国家的13,000个地点管理着180多万个独立停车位。这些停车位包括1,800个位于城市和购物中心、400家酒店、150家医院以及58个欧洲机场的停车场。APCOA通过其开放的数字平台APCOAFLOW,将街道和非街道停车场与客户、合作伙伴、消费者及其车辆连接起来,并将停车场转变为提供便利移动体验的移动枢纽。该公司业务涉及停车、充电、技术和城市解决方案领域。2023年年收入约为9亿欧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英国最大停车管理企业——National Car Parks
National Car Parks(NCP)成立于1931年,由弗雷德里克·卢卡斯上校创建。1948年10月,罗纳德·霍布森爵士与他的商业伙伴唐纳德·高斯林爵士在伦敦中心的霍尔本一处废弃场地投资了200英镑,创立了Central Car Parks。1959年Central Car Parks从弗雷德里克·卢卡斯上校的遗孀安妮·卢卡斯手中接管了NCP。霍布森和高斯林通过意识到许多二战后英国城镇的发展不足来扩展了公司。他们开始购买市中心的空地,将其改建成停车场。NCP随后开始代表第三方管理停车场。
1998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一次招股中止后,美国房地产和旅行服务提供商Cendant以8.01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霍布森、高斯林及其家族信托拥有NCP 72.5%的股份,获得了5.8亿英镑。
2002年NCP被Cinven收购,随后2005年7月,NCP以5.55亿英镑的价格被3i收购。2007年NCP被Macquarie European Infrastructure Fund II收购。2007年,外包服务业务被分拆成NCP Services。2017年8月,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将NCP出售给Park24和日本开发银行。
中国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暂未形成垄断性企业,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拥有众多中小型未上市企业。下述表格从业务类型可以体现公司产品力。从业务布局、营业收入维度则可以看出企业当前的综合实力,体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
中国代表性停车管理企业竞争力分析
捷顺:公司聚焦智慧停车全场景服务,业务覆盖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开发、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落地,以及智慧停车运营服务;旗下互联网停车品牌为“捷停车” ,面向B+C+G端市场(企业、消费者、政府协同覆盖);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知名度、资金实力与销售渠道,发展现状为国内规模领先的互联网停车运营商之一 ,在智慧停车生态布局中占据先发优势。
ETCP:以“互联网+”为核心逻辑,业务覆盖互联网智慧停车整体解决方案(含系统搭建、运营协同);互联网停车品牌为“ETCP停车” ,主要聚焦B+C端市场(企业与消费者双向渗透);采用纯互联网模式 ,是国内头部互联网停车运营主体之一,发展现状为与万达深度绑定合作 ,依托商业场景资源拓展停车服务生态。
科拓股份:围绕智慧停车“管理+运营”双环节布局,业务覆盖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研发,以及智慧停车运营管理全流程服务;互联网停车品牌为“速停车” ,面向B+C端市场(企业与消费者场景);发展现状为精准捕捉智能时代需求 ,持续推进停车管理技术迭代革新,强化智慧运营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力。公司总部位于厦门,员工规模近2000人,已发展成为集停车咨询、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平台开发、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型停车产业集团。当前科拓股份已与华为、万科、绿地、华润、宝龙、建设银行等知名企业深度战略合作,并于2018年获得腾讯战略投资;旗下“速停车”平台已成为目前微信生态主流智慧停车平台之一;“速泊停车服务”也已成功为数千个停车场提供无人收费运营管理服务,深获市场认可(无人收费停车场服务方案系2017年科拓携手蚂蚁金服联合发布。
安居宝:聚焦停车场景“硬件+营销”协同,业务覆盖停车场硬件设备销售(如道闸、探测器等),以及停车场道闸广告商业化运营;互联网停车品牌为“泊电宝” ,主攻B端市场(企业级硬件采购与营销需求);发展现状为国内首家落地“无人化路内视频停车充电管理系统”的服务商 ,以“无人化运营+能源协同”打造业务特色。
首程控股:深耕公共停车场景运营,业务覆盖传统停车场运营管理(含市政单位车场),以及智慧停车产品研发推广;互联网停车品牌为“驿停车” ,核心面向G端市场(政府公共停车场景);发展现状为营收长期依赖市政单位停车场 ,2017年启动战略转型,借“驿停车”品牌正式切入智慧停车赛道,加速公共场景数字化升级。
立方:构建“设备+系统+运营”全链条能力,业务覆盖智能停车场设备研发(如闸机、管理终端)、管理系统搭建,以及智慧停车运营服务;互联网停车品牌为“立方停车” ,覆盖B+C+G端市场(全场景渗透);发展现状为近年营收增长陷入瓶颈 ,在智慧停车赛道竞争中增速滞后,需强化差异化业务布局破局。
阳光海天:中国停车管理行业龙头,运营超34万个停车位、461个场站,覆盖80座城市。其停车位数量远超同行,460个项目超86%布局二线及以上城市,业态覆盖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多元场景。
投资观点
停车场运营管理行业具备显著投资价值,发展前景广阔且增长确定性高。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3.4亿辆,2024年停车位缺口达1.55亿个,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同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取消停车费限价,推动一、二线城市停车费上涨,行业市场容量预计2025 年将突破1.6万亿元,2016-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20%。
恒旭资本(中基协备案号:P1070270)于2019年成立。作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600104.SH)金融平台上海汽车集团金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金控”)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依托上汽集团整体产业优势和上汽金控高效协同赋能,恒旭资本努力为上汽集团创新产业链的发展和出行生态圈的完善做出贡献。恒旭资本股权投资板块致力于布局绿色出行、出行生态、健康生态战略新兴产业,另类投资板块重点关注光伏和储能领域的优质资产。公司愿景是让投资人获得良好收益的同时,实现环境、社会、治理(“ESG”)协同发展,并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产业资本和受人信赖的一流投资机构。
恒旭资本累计管理规模已超过400亿元,投资人包括产业龙头、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市场机构等。核心团队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在项目管理、基金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主导了宁德时代、地平线、捷氢科技、通行宝、清陶能源、芯旺微、亚虹医药、帅克宠物等数十个优质企业投资,陪伴企业成长为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
上一篇: 碳纤维复材行业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hange of Address Notice
Dear investors and partners,
With your ongoing care and support, Hengxu Capital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our business operations, our office location will be relocated to 5F, Building N3, New Bund Square City, No. 2, Lane 131, Qiantan Avenu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Map Link: https://j.map.baidu.com/b5/x7VK).
The new office space is conveniently located with excellent facilities, providing improved conditions for meetings, receptions, and work. This relocation will facilitate better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Hengxu Capital and our partners, enhancing employee satisfaction and office efficiency,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ontinued and rapid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 new office has been officially in use since January 29, and our mailing address has been switched to the new location. Considering the approaching Chinese New Year, we will not hold a relocation ceremony at the moment but plan to invite you to visit and guide us at a suitable time in the futur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Our phone numbers and email addresses remain unchanged. Once again, we appreciate your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and we look forward to creating a brighter future together.
Shanghai SAIC Hengxu Capital Co., Ltd.
Jan. 29, 2024